当前位置:北京宝贝计划助孕 > 试管代孕夫妻协议 >

一战打残两个英国旅,有了重型装备的志愿军,战斗力有多恐怖?

发布时间:2023-10-29 点击数:665

如果抗美援朝时期的志愿军,能够有像现在解放军这样的重型武器,那会打出什么样的战绩?实际上,朝鲜战争的“马良山”一战就给出了这一历史假设的答案。在此战中,志愿军首次采用步坦协同、步炮协同的联合作战方式,击溃英军英联邦第1师及美军骑兵第1师第5团一部,歼敌4400余人,是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上打出的一场以火力取胜而闻名的战斗。那么,这场战斗究竟是因为什么原因而爆发,在这场战斗的过程中又有哪些精彩的故事?今天,本期节目就为您讲述马良山之战。

历经五次大规模战役,美军换掉指挥官麦克阿瑟,另换李奇微上阵。指挥美军作战的李奇微在经过和我军的数次交手后发现,我军会因后勤保障,每隔一个礼拜才会发起一次进攻,这就是朝鲜战场上的“礼拜攻势”。1951年9月,联合国军便趁着志愿军回防补给的间隙,向三八线以北发起进攻,这就是历史上的“秋季攻势”。联合国军与我军两股力量,最终交汇在临近朝鲜半岛西海岸的马良山阵地一带,马良山上有几个制高点,登上马良山不仅可以一览周边开城以北的平原,而且过了马良山,还极有利于联合国军机械化部队的展开。而我军固守住马良山,就能抵挡住联合国军向北进攻的势头。因此,马良山便成为了两军争夺的焦点。

(马良山战斗)

1951年10月3日,联合国军率先对马良山阵地发起进攻。英军第29旅,澳大利亚一个作战营在美军火力支援下,对我军阵地发起进攻,而美军陆军第一骑兵师所属部队则向我军侧翼迂回,对我军形成夹击之势。然而,联合国军作战意图却被我军侦察部队识破,最终将美军陆军第一骑兵师阻击在山脚之下。经过一日战斗,英、美、澳三国联军仅占据了马良山前沿阵地的几处前哨。

但是,因为敌军火炮覆盖过于猛烈,我军前沿志愿军只能率先脱离战斗,保存有生力量。10月5日,联合国军向马良山主峰以及对马良山主峰至关重要的216高地发起进攻,同样采取了正面火力覆盖,侧翼迂回包抄的战术。但是,经过和马良山周围联合国军的前一次交手,我军已经对这种战术有了一定的应对经验,因此英美等国联合部队连续十三次的冲锋,都被山上的志愿军打了下去,直到战斗进行的第三天,联合国军依然没有拿下马良山主峰和216号高地。

(马良山战斗)

到10月7日,见多次强攻马良山未果的联合国军决定调遣更为猛烈的火力支援,而志愿军也调遣64军负责马良山高地的镇守。联合国军又在7日之后,对马良山高地进行了20多次的冲锋,但均被第64军击退,而且还令联合国军部队折损了700多人。然而,对于镇守马良山高地的第64军来说,此次镇守马良山的军事行动也是一个不小的挑战:因为第64军刚参加抗美援朝第五次战役不久,还未经过修整和补员,历经数次战役,未来得及补充兵员的第64军191师更是经历数场战斗后,仅剩下了6000人左右的部队。但即便如此,191师还有64军其他部队依然依托马良山有利地形,对来犯的联合国军予以了迎头痛击。

但是,在20多次冲锋未果之后,联合国军便进一步加强了对马良山高地的火力覆盖,出于对保存部队有生力量的考虑。第64军大部主力部队在对敌军有生力量进行打击后,便撤退到了黄金山白石洞一线,准备进行布防,而此前负责主攻马良山的英军第29旅也在我军打击下损伤惨重,部队减员接近三分之一。为此,英军也不得不换掉第29旅,让第28旅来进行后续与我军的战斗。自此,马良山之战第一阶段宣告结束。

(马良山之战)

在占领马良山若干个阵地后,英军第28旅准备在马良山一带修筑炮台和防御工事,在此做出长期驻军的打算。而此前退出马良山阵地的志愿军部队,在经历过一段时间的休整和对敌侦查之后,也做出了开展反攻,夺回马良山的打算。为了歼灭英军第28旅,夺回马良山,我军进行了精细的准备:其中包括调遣来此前在朝鲜战场上鲜有露面的火箭炮连部队,还有115榴弹炮营部队,以及隶属于191师的炮兵团部队,这样规模的炮兵火力,恐怕也只有到1953年的金城战役时才能重现,这也足以证明我军对马良山战略要地的重视。

然而,调集来这些重炮部队是远远不够的,因为经过志愿军对马良山阵地的多次勘察,志愿军总指挥估计此次志愿军的火力覆盖能力,还不足以完全摧毁马良山阵地英军防御工事,消灭阵地上的英军,因此还特地调集来了573团。这支团部有10辆坦克和3个炮兵营,是当时志愿军军中为数不多兼有装甲和火炮武装的部队。在经过又一轮新的准备后,我军最终做出如下部署调整:由配备坦克、重火力的573团,负责主攻马良山主峰,572团负责配合573团开展进攻,571团负责掩护572团侧翼,防止敌军火力覆盖再加侧翼迂回偷袭我军,故技重施。为达到掩饰我军作战目的的效果,我军在发起总攻之前,便从10月15日开始派遣多股轻步兵部队对联合国军阵地开展袭扰,让敌军无法预判我军的总攻时间。而真正的总攻时间,则被定在了11月4日。

(马良山战役)

11月4日,马良山战役的第二阶段正式打响。我军火箭炮支援连调遣来的喀秋莎火箭炮,对马良山阵地上的英军开展猛烈的火力覆盖,让英军猝不及防。而在火炮的掩护下,负责主攻马良山阵地的第573团坦克装甲部队则稳步推进,靠着火炮产生的硝烟和准备好的装饰掩体,躲过了敌军的侦察机和空袭部队。最终,靠近马良山阵地的第573团终于施展开来,3个炮兵营部队近距离对马良山上的英军部队开展火力打击,而10辆坦克也突破了由铁丝网、战壕组成的敌军防线,直插英军阵地。

面对着前后两轮如此猛烈的火力进攻,英军完全没有准备。而志愿军此前从未开展过的步坦协同、步炮协同战术,也让英军在一开始误判为是否苏军已介入战争。然而,紧急的情势已让英军无暇确定这些预判和猜测是否属实,于是便紧急呼叫美军部队,对战场上出现的10辆坦克进行打击。美军在得知英军呼叫空中火力支援后,迅速派遣轰炸机部队,对突进入英军阵地的537团共计投掷了50余枚凝固汽油弹,目标直指537团的装甲部队。然而,537团也对美军的突袭早有防备,迅速准备出了应对美军空袭的高射炮部队,掩护我军装甲部队继续推进,最终我军成功在美军的空袭中,保住了3辆对我军而言尤为珍贵的坦克。

(马良山之战)

然而,美军的空袭虽然一度迟滞了志愿军537团的进攻,却依旧未能挽救英军马良山阵地的颓势。在英军呼叫空中火力支援后不久,我军实际上就已成功突入英军阵地,而英军阵地从和我军接触,到被我军突破的时间,还不到10分钟。历经数个小时的激战,我军成功掌控了由英军第29旅固守的马良山阵地,而英军第29旅的有生力量,大部分被我军成功歼灭。

在得知马良山阵地仅在1天之内,就宣告失守后,美军便于11月5日清晨对我军马良山阵地发动空袭。但是,我军却早已在攻克马良山阵地后不久,连夜修筑并加固防御工事,让美军的空袭部队并没有产生多大的效果。在美军进行空袭之后,此前丢掉阵地的英军第28旅残部,再次对我军发起进攻,试图夺回阵地,并且派遣出了英军的坦克装甲部队。然而,当时的英军却并不知道美军在他们发动反攻的上一轮空袭中,并未摧毁掉我军的火力点。因此,当英军的坦克快摸上马良山阵地时,便迅速遭到了我军炮兵阵地的迎头痛击。随后,英军第28旅以及美军等协同部队,对马良山阵地又发起了多次小规模冲锋,但均被我军成功击退。自此,马良山战役宣告结束。直到1953年朝鲜战争结束时,英美联军都未曾能跨过马良山阵地一步。

据战后数据统计,参与马良山一战的第64军第191师在防御和反击两个阶段的马良山战斗中,共击毙、击伤、俘虏英军、美军4400余人,击落飞机14架,击毁坦克6辆,而自身伤亡损失则达1600余人。是我军在抗美援朝战场上又一次以弱胜强的战役。而它更加宝贵的意义在于,马良山一战中志愿军首次尝试步坦协同、步炮协同并用的综合作战方式,为我军后来的现代化国防事业提供了有力的实战样板,也让朝鲜战场上“志愿军不擅长步坦协同作战”的流言从此不攻自破。

(马良山之战中的志愿军)

时至今日,马良山已经沐浴在和平的阳光下,那里的人们也享受着幸福而美好的生活。但是,也从未有人忘却:究竟是谁曾为他们,用血肉之躯铸起了一道牢不可破的钢铁长城。


参考资料
相关阅读